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官网- AG亚游数字智能官网|庄子:所谓哲学家,就是不好好说话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41    次浏览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历史followme(ID:historyfollowm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提起哲学,是不是觉得很屌的样子?因为哲学家们说的话我等根本听不懂啊!先来两句练练嗓子: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苏格拉底哲学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咪哥看来,哲学就是对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思考,然后用一般人看不懂的语言总结出来,最后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种感觉。所以哲学家就是不好好说话,哲学家的心思你很难猜。今天,咪哥就和大家聊聊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宋国人。春秋战国虽然天天干仗,但也是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诞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多个学派,影响至今的学派主要有两个——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积极进取的思想,而老庄是消极避世的态度,所以,后人有“入世读《论语》,出世读《庄子》”这一说法,大概意思是要想在社会上混,就得多读读《论语》,要想脱离尘世追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就多读读《庄子》。后来佛教大概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倡导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儒、道、佛形成了现在在中国最主流的三大家。“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倡导克己复礼、以德治国、学而优则仕,又有比较严重的阶级思想。“道德”一词则是道家思想的精华,“道法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核心哲学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意思是宇宙天地万物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后来,庄子进一步对前辈老子的道家思想强化,提出“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主张,他认为人要顺从天道,遵循自然规律,摒弃“人为”,去掉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这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儒、道、佛三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网上有这样的评论:儒家讲究进取,就像主食不吃就会饿;道家讲究规律,就像辅食,不吃没滋味;佛家讲究奉献,就像水果,不吃不甜蜜。这三句话或许最能说明儒、道、佛的区别。我们今天主要谈《庄子》,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以寓言的形式表达出他“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庄子》共33篇6万5千多字,特别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这几篇影响颇大,“庄周梦蝶”、“鼓盆而歌”、“濠梁之辩”三个典故最为经典。 1.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过一会儿醒来后,对自己还是庄周而不是那只蝴蝶感到十分惊奇和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庄子·齐物论》这是一个哲学难题,总结出来就是:我是不是存在?庄子希望通过庄周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庄周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来强调“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2.鼓盆而歌讲的是,庄子老年的时候,妻子死了,老朋友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盘着腿坐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只瓦盆,庄子一边有节奏的敲着瓦盆,一边大声歌唱。惠施很吃惊,就问他:庄子,尊夫人跟你生活一辈子,为你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现在她不幸去世,你不哭泣不难过倒也罢了,竟然还敲着瓦盆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道:其实,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恍恍忽忽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产生气息,气息经过变化又产生形体,形体经过变化最终产生生命。如今妻子死去,又没有了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我不再哭泣了。”——《庄子·至乐》3.濠梁之辩庄子和同乡至交惠施(惠子,名家学派创始人,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PS:这圈子绕的!!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你怎么知道我知不知道鱼儿是不是快乐的呢?4.庄子其他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学问和知识是无穷尽的,拿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多危险呀!——《庄子·养生主》PS:消极的都不忍直视了!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去代替厨师做事情的。PS:这句话体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成语“螳臂当(挡)车”出自此处。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翻译: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庄子·山木》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之间无猜疑,猜疑心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多数为过河拆桥,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是没有精神的寄托,比人死了还要悲哀。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翻译: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于没有互相帮助之中。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翻译: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PS:《庄子·胠箧》全篇主要阐述反对儒家仁义圣贤思想和等级观念,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而万物平等。与庄子类似的语句,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表述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没有差异就不存在圣人和大盗。PS:人性是自私的,没有差异几乎不可能的,除非实现了共产主义,我才会相信老子这句话。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重要思想,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礼、义、仁、智、信。“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庄子·天运》翻译: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一个丑女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也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这也是“西施效颦”典故来源。PS: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一味模仿,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秋水》翻译: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来源。南海之帝为儵(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翻译: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PS:庄子反对“人为”,他认为的理想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PS:要问我儒家、道家哪家强?咪哥认为,儒家、道家都有正确的一面,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们所思考的好多问题直到今天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像虔诚的信众那样去追捧哪一家。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科学,而人由肉身和心灵组成,既需要肉体上的满足,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只有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强大的人,才可以体会到六祖慧能的那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再PS:人生就是一段修行,有的走火入魔,有的功德圆满。你修的是哪一门?——————————————————————————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历史followme(ID:historyfollowme)原创大视角解读历史,用心讲好每一个故事搜索“历史followme”或“historyfollowme”即可关注!——————————————————————————